字词 | 岐 | |||||||||||||||||||||||||||||||||||||||||||||||||||||||||||||||
释义 | 岐qí ㄑㄧˊ 卷六邑部共7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7画 U+5C90 岐 巨支切 𨙾 、 𨙸 、 㟚 岐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巨支切頁碼第207頁,第6字續丁孫 𨙾異體𨙸
岐
㟚
附注段玉裁注:「𨙸邑可作岐,岐山不可作𨙸。」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巨伊反頁碼第530頁,第4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顏之推《家訓》:「本音奇,後人始音抵也。」 反切………頁碼第530頁,第5行,第1字述
反切………頁碼第530頁,第5行,第2字述
鍇注臣鍇曰:「按字書以岐爲山名,𨙸爲邑名。按《孟子》:『大王即就岐山之下而居。』指山之名,更別無邑名,故許愼三字並同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巨支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138頁,第2字許惟賢第502頁,第1字
段注《經典》有岐無𨙸。惟《漢・地理志》曰:大王徙𨙸。文王作酆。《匈奴傳》曰:秦襄公伐戎至𨙸。師古曰:𨙸古岐字。岐專行而𨙸廢矣。許所見豳岐作𨙸。猶所見薊作𨜒也。《地理志》曰:右扶風美陽,《禹貢》岐山在西北。中水鄉,周大王所邑。《魯頌》箋曰:大王自豳徙居岐山之陽。按此云文王所封。要其終而言。《皇矣》詩曰:度其鮮原。居岐之陽。箋云:乃始謀居善原廣平之地。亦在岐山之南也。文王自𨙸遷酆。非文王始國𨙸也。下云酆,周文王所都。則此當云大王矣。戴先生曰:美陽今爲陜西鳳翔府岐山,扶風二縣。《漢志》。美陽。岐山在西北。今岐山縣東七十里岐山是。 从邑。支聲。 段注巨支切。十五部。
段注𨙸或者,岐之或字。謂岐卽𨙸邑之或體也。又云因岐山㠯名之。則又𨙸邑岐山畫爲二字矣。考岐山見於《夏書》,雅,頌,《漢志》。𨙸邑因岐山以名。𨙸邑可作岐。岐山不可作𨙸。薛綜注《西京賦》引《說文》。岐山在長安西美陽縣畍。山有兩岐。因以名焉。此《說文・山部》原文也。山有兩岐,當作山有兩枝。山有兩枝,故名曰岐山。疑後人移入於此而刪改之。學者讀此可以刪《邑部》之岐專入《山部》矣。按《漢書・地理志》曰大王徙𨙸。曰襄公將兵救周有功。賜受𨙸酆之地。《郊祀志》曰大王建國於𨙸梁。《匈奴傳》曰秦襄公伐戎至𨙸。皆作𨙸。𨙸周字也。而岐山字《地理志》皆作岐。是可證𨙸岐之別。
段注古文𨙸當作古文岐。此亦淺人改《山部》之文入《此部》耳。亦當刪此入彼。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或作岐。 岐字的相关索引
岐qí ㄑㄧˊ 正文・寅集中山部共7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寅集中 山部 7画 土 U+5C90 岐 𨙾 、 㟚 岐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寅集中 部首:山部 武英殿刻本: 第734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308頁,第24字 標點整理本: 第247頁,第25字 古文: 𨙾 、 㟚 音《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𡘋音跂。 例又,州名。本雍州地,後爲秦都,漢爲扶風郡,元魏置岐州,唐改鳳翔府號西京。 例又,路岐也。 例又,峻也。 音又,姓。 例《集韻》本作𨙸,《韻會》或作歧。 注解〔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中,康熙部首是山部。 〔岐〕字拼音是q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支,五行属土。 〔岐〕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山,从枝省,支亦声。本义是古地名。陕西岐山县。又山名。 〔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í] ⑴ 〔~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⑵ 〔~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⑶ 同“歧”。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岐qí ㄑㄧˊ 山部共7画左右结构U+5C90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山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土 MFCY UJE LLEX 24747 1477 6510 U+5C90 2521254 竖、竖折/竖弯、竖、横、竖、横撇/横钩、捺 㞿 、 㟚 、 歧 、 𡵨 、 𡹉 岐字概述〔岐〕字拼音是qí,部首是山,总笔画是7画。 〔岐〕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山、支”,五行属土。 〔岐〕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山,从枝省,支亦声。本义是古地名。陕西岐山县。又山名。 〔岐〕字仓颉码是UJE,五笔是MFCY,四角号码是24747,郑码是LLEX,中文电码是1477,区位码是6510。 〔岐〕字的UNICODE是U+5C90,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3696,UTF-32:00005c90,UTF-8:E5 B2 90。 〔岐〕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3713。 〔岐〕字异体字是㞿、㟚、歧、𡵨、𡹉。 岐的笔顺Loading... 岐的意思岐qíㄑㄧˊ基本解释①〔~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 ②〔~黄之术〕指中医的医术。“岐”,岐伯;“黄”,黄帝,相传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医家之祖。 ③同“歧”。 详细解释名词 1.会意。从山,从枝省,支亦声。本义:古地名。陕西岐山县。又山名。 2.岐山 Qishan mountains。因山有两枝,故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北。上古称“岐” 王用享于岐山。 —— 《易·升》 岐阳(岐山的南边;旧县名);岐周(西周。周初立国于岐山,所以称岐周) 3.同“歧”。物的分支或事有分歧branch。 即歧趾而胪情。 —— 张衡《思玄赋》 岐路(岔路);三岐路口;岐首(两个头);岐旁(岔路,两通的道路);岐路人(宋代称民间卖艺的人。也作岐路或路岐人) 形容词 ◎通“崎”。崎岖 be rugged and rough汝阴太守 曹武,思所以获免,阴蒙避迴,岐岖自列。—— 陆机《谢平原内史表》 动词 ◎通“企”。踮起脚跟 stand on tiptoe诞实匍匐,克岐克嶷。——《诗·大雅·生民》 岐字的翻译
岐的国语辞典解释岐qíㄑㄧˊ详细解释名 1.参见“岐山”条。 2.事物的分支。 《后汉书•卷三一•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岐。” 3.姓。如晋代有岐盛。 形 ◎分岔的。 《吕氏春秋•慎行论•疑似》:“此愚人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故墨子见岐道而哭之。”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岐的两岸词典解释岐qíㄑㄧˊ详细解释1.用于地名。岐山,山名,在陕西。 2.姓。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岐的字源字形
含岐字的成语麦穗两岐 膏唇岐舌 岐出岐入 杨朱泣岐 麦秀两岐 哭岐泣练 多岐亡羊 术妙轩岐 更多… 岐字组词岐开头的词语岐伯 岐出 岐出岐入 岐道 岐跗 岐骨 岐谷 岐黄 岐黄家 岐径 岐峻 岐梁 岐路 岐路人 岐木 岐念 岐婆 岐岐 岐岖 岐趋 岐山 岐山操 岐山鸣凤 更多… 岐结尾的词语悲路岐 差岐 多岐 丰岐 分岐 狐岐 两岐 临岐 路岐 麦穗两岐 麦秀两岐 鸣岐 女岐 岐岐 泣岐 它岐 他岐 西岐 轩岐 杨岐 杨朱泣岐 𬸚𬸦鸣岐 枝岐 更多… 岐中间的词语凤鸣岐山 膏唇岐舌 哭岐泣练 两岐歌 两岐年 路岐人 鸣岐凤 旁岐曲径 岐出岐入 泣岐路 术精岐黄 术绍岐黄 轩岐家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