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ㄅㄚ

卷十四巴部共4画
说文解字

卷十四

巴部

4画

U+5DF4

伯加切

𢀳

巴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伯加切頁碼487頁,第8

𢀳蟲也。或曰食象蛇。象形。凡巴之屬皆从巴。

鉉注徐鍇曰:「一,所吞也。指事。」

附注章炳麟《文始》:「《山海經》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則巴蛇為本義。」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不奢反頁碼1136頁,第2行,第1

𢀳蟲也,或曰食象蛇也。象形。凡巴之屬,皆從巴。

鍇注臣鍇按:《博物志》:「巴蛇呑象,三歲出其骨。君子食之,無腹心之疾。《山海經》曰:」有玄蛇食麂鹿也,一,象所呑也。指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伯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963頁,第1許惟賢1287頁,第1

𢀳蟲也。

段注謂蟲名。

或曰食象它。

段注《山海經》曰: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

象形。

段注伯加切。古音在五部。按不言从己者,取其形似而軵之。非从己也。

凡巴之屬皆从巴。

巴,大虫。有人说,“巴”就是传说中吞食大象的巨蛇。字形象大蛇的形状。所有与巴相关的字,都采用“巴”作边旁。

甲骨文,張秉權釋為「巴」,以為像人形,學界多有爭議。可備一說(《殷虛文字丙編考釋》)。篆文作,像蛇蜷曲之形。隸書、楷書並承之篆文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象形。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66頁,第4字
2陳昌治本第1243頁,第5字
3黃侃手批第924頁
4說文校箋第650頁,第4字
5說文考正第581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2156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3590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210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72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86頁,第8字
11標注說文第624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5138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4130頁【補遺】第18127頁
14通訓定聲第180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89頁【崇文】第5153頁
16說文句讀第2126頁
17古字詁林第十冊,第1009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343頁,第3字

康熙字典原文

廣韻》:伯加切;《集韻》、《正韻》:邦加切,𡘋音芭。
廣韻》:巴蜀。
書・牧誓》〔疏〕:巴在蜀之東偏。
三巴記》:閬苑白水東南流,曲折三迴如巴字,故名三巴。

又,《玉篇》:國名。
左傳・桓九年》:巴子使韓服吿于楚。〔註〕巴國,在巴郡江州縣。

又,郡名。
前漢・地理志》:巴郡,秦置,屬益州。譙周《巴記》:初平六年,趙穎分巴爲二郡,巴郡以墊江爲治,安漢以下爲永寧郡。建安六年,劉綽分巴,以永寧爲巴東郡,墊江爲巴西郡。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巴州。

又,縣名。
唐書・地理志》:歸州有巴東,壁州有東巴,通州有巴渠,合州有巴川。

又,《說文》:蟲也,或曰食象蛇。
山海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爲蛇,靑、黃、赤、黑,一曰黑蛇靑首。
潯江記》: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爲陵,世稱巴陵。

又,巴蕉,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諸柘巴且。〔註〕且草,一名巴蕉。

又,《正韻》:尾也。

又,姓。
後漢・黨錮傳》:巴肅,勃海高城人。

注解

名词

1.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

2.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蛇big snake

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 —— 《说文》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 —— 《山海经·海内南经》。注:“说者云,长千寻。”朱卷之国,有黑蛇青象,食象。 —— 《山海经·海内经》。注:“即巴蛇也。”

3.因加热、干燥或粘结而成的东西 crust。如:盐巴;泥巴;锅巴。

4.古族名;古代国名,辖境在今四川省东部Ba

西南有巴国。 —— 《山海经·海内经》。注:“今三巴是。”巴人以比翼鸟。 —— 《周书·王会》秦西有巴戎。 —— 《荀子·彊国》。注:“巴在西南,戎在西,皆隶属。”

5.古时这里出产巴蛇,因此周朝分封在该地区的诸侯国叫“巴子国”。秦惠文王灭巴后,改置巴、蜀、汉中三郡。

6.压强的单位,等于10 5 帕,或10 5 牛顿/米 2 ,或10 6 达因/厘米 2 (0。986923标准大气压)bar

动词

1.盼,期待着愿望的实现wait anxiously

暗潮巴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 杨万里《过沙头》

巴得(盼望)

2.紧紧贴在 cling to。如:爬山虎巴在墙上。

3.粘结在…上 stick to。如:粥巴锅了。

4.靠近;贴近be close to

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怎生是好? —— 元· 王晔《桃花女》我只道是谁,巴着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 —— 《红楼梦》

5.爬,攀登 climb。如:巴山虎(爬山虎);巴山越(度)岭(爬山越岭)

6.助词。用作后缀。如:尾巴;干巴。

1.国名。春秋时所建的国家,故城约在今大陆地区四川省东部。

2.量词。计算大气压力的单位。为英语 bar的音译。每平方公尺受力十万牛吨,即每平方公分受力一百万达因的压力称为“一巴”,其千分之一称为“毫巴”。也译作“巴尔”。

3.姓。如汉代有巴祗。

1.期望、盼望。

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二折》:“冻剌剌窑中巴不到那明,痛亲眷敲门都没个应。”

巴望。

2.努力营求。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守了一世书窗,指望巴个出身,多少挣些家私。”

3.接近、贴近。

《水浒传•第三回》:“前不巴村,后不巴店。”《红楼梦•第九九回》:“巴著窗户眼儿一瞧,原来宝妹妹坐在炕沿上,宝兄弟站在地上。”

1.附属在物体下面、后面的东西。

尾巴、下巴。

2.指因干燥、湿稠凝结成块的东西。

锅巴、泥巴、盐巴。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9: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