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排山倒海 |
释义 | páishāndăohăi 排山倒海
排山倒海的意思词语解释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翻译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排山倒海pái shān dǎo hǎi
排山倒海的字义分解
【排山倒海】的常见问题
páishāndǎohǎi 排山倒海
拼音: pái shān dǎo hǎi 怎么读 注音: ㄆㄞˊ ㄕㄢ ㄉㄠˇ ㄏㄞˇ 感情 褒义成语 近义词: 移山倒海 雷霆万钧 势不可当 翻天覆地 翻江倒海 排山倒海的意思排:排开;倒:翻倒。 出处:宋・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例子:这种排山倒海的巨潮,是任何顽固势力所不能抵挡得住的。(邹韬奋《抗战以来 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 正音:“倒”,读作“dǎo”,不能读作“dào”。 辨形:“倒”,不能写作“捣”。 辨析:“排山倒海”和“翻江倒海”、“翻天覆地”;都可形容声势浩大;力量巨大。但“翻江倒海”能形容水势浩大;心潮激荡和混乱之极等;“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而“排山倒海”多用来形容阵势庞大和声势、力量巨大。 排山倒海的详细解释【释义】形容力量巨大,气势壮阔。#语本袁山松《后汉书》。 【典源】#袁山松《后汉书》(据《太平御览・卷九二・皇王部・孝献皇帝》引)[1]献帝崎岖危乱之间,飘薄万里之衢,萍流蓬转,崄岨备经,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观其天性慈爱,弱而神惠,若辅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2]始于[3],终至滔天,遂力制群雄,[4]。然因其利器,[5]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汤、武而杀君,操因尧、舜而窃国,所乘不同,济其盗贼之身,一也。善呼庄生之言:“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之门,仁义在焉?”信矣。 注解[1]典故或见于《魏书・卷五四・高闾列传》。 [2]曹氏:即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人。有雄才,多权术,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减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谥武帝,庙号太祖。 [3]勤王:王室有难,起兵救援靖乱。 [4]负鼎而趋:指曹操以辅佐名义,争霸一方。负鼎,指伊尹背负罪俎见汤,以烹调比喻致王道之事。趋,行走、追逐。 [5]假:借。 参考《魏书・卷五四・高闾列传》 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班师之日,兵不戍一郡,土不辟一廛。夫岂无人,以大镇未平,不可守小故也。堰水先塞其源,伐木必拔其本。源不塞,本不拔,虽翦枝竭流,终不可绝矣。 【典故】“排山倒海”原作“回山倒海”。袁山松,东晋陈郡阳夏人。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在他写的《后汉书》中,有一段记载东汉最后一位皇帝献帝的事迹。献帝在位三十一年,起初受制于董卓,后曹操以援救汉室之名讨伐董卓。接著曹操迎接献帝至许昌,从此曹操便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得势后,渐次削弱诸雄的权力,手握国家大权,他架空献帝,势力日渐强大,以“回山倒海”般的巨大力量,把政权移转到自己手中。袁山松认为,曹操以仿效尧、舜禅让的美名,逼献帝授权,实为窃国,与盗贼无异,毫无仁义可言。后来“排山倒海”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力量巨大,气势壮阔。 【书证】
【用法】语义形容力量巨大,气势壮阔。 类别用在“气势强盛”的表述上。 例句①舆论的力量就像排山倒海一般,令人无法抵挡。 ②这个台风挟著排山倒海之势,向台湾直扑而来。 ③可怕的山洪暴发,排山倒海地淹没了整个部落。 ④敌人无法抵挡我军排山倒海的攻势,已经决定投降了。 ⑤表演结束,全场观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和欢呼声。 ⑥面对股东们排山倒海般的斥责,董事长显得坐立难安。 ⑦一个巨浪突然排山倒海而来,看得观潮的民众大呼过瘾。 ⑧一个势如排山倒海的浪头袭来,瞬间就把小船给吞没了! ⑨暴动的群众排山倒海地冲向军警的防卫线,造成情况完全失控。 【辨识】形音倒,音dǎo,倾覆。不可写作“到”。 排山倒海的翻译
排山倒海成语接龙“海”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排”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排山倒海字义分解排读音(pái,pǎi), 手部,共11画 ㈠ 排 [ pái ]①. 除去,推开。 如: 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②. 摆成行列。 如: 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③. 排成的行列。 如: 排头。前排。 ④.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⑤. 练习演戏。 如: 排戏。 ⑥.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 如: 木排。竹排。排运。 ㈡ 排 [ pǎi ]①. 〔~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查看详细解释 山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①.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 如: 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②. 形状像山的。 如: 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③. 形容大声。 如: 山响。山呼万岁。 ④.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倒读音(dǎo,dào), 人部,共10画 ㈠ 倒 [ dǎo ]①. 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如: 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 ②. 对调,转移,更换,改换。 如: 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 ㈡ 倒 [ dào ]①. 位置上下前后翻转。 如: 倒立。倒挂。倒影。倒置。 ②. 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 如: 倒水。倒茶。 ③. 反过来,相反地。 如: 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 ④. 向后,往后退。 如: 倒退。倒车。 ⑤. 却。 如: 东西倒不坏,就是旧了点。 查看详细解释 海读音(hǎi), 水部,共10画 ①.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 如: 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②. 用于湖泊名称。 如: 青海。中南海。 ③.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 如: 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 如: 人山人海。火海。 ⑤. 漫无目标地。 如: 海骂。海找。 ⑥.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 如: 海棠。 ⑦. 特指中国上海。 如: 海派。 ⑧. 姓。 查看详细解释 排山倒海成语组词排的成语山的成语倒的成语海的成语 排山倒海相似的成语倒海排山移山倒海回山倒海排山倒峡倒海移山翻江倒海排山压卵倒海翻江倒山倾海连山排海人山人海山陬海澨人海人山如山如海海誓山盟山盟海誓刀山火海山珍海味航海梯山山南海北盟山誓海恩山义海海啸山崩文山会海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