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
比喻渺小的人。
引唐•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桑蠖见虚指,穴貍闻鬭狞。”宋•彭乘 《墨客挥犀》卷五:“蜾蠃蒲卢,即捕桑蠖及小蜘蛛之类。”
引高燮 《陈君巢南柳君亚子来简均劝余刊印拙集答之以诗》:“感君盛意怜桑蠖,愧我微吟似井蛙。”
桑蠖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āng huò,是指尺蠖蛾的幼虫。
桑 [ sāng ] 1. 落叶灌木,叶子可以喂蚕,果穗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家具或农具,皮可造纸,叶、果均可入药。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 如 桑葚。桑农。桑梓(喻乡里,故乡)。沧海桑田(形容世事变迁很大)。桑榆暮景。 2. 姓。 [更多解释]
蠖 [ huò ] 1. 〔尺~〕尺蠖蛾的幼虫,生长在树上,行动时身体一屈一伸地前进,是害虫。简称“蠖”,如“~屈”(喻人不得志,屈身退隐。意为暂时的屈身是为求得日后的伸展)。 [更多解释]
桑蠖的拼音是:sāng huò点击 图标播放桑蠖的发音。
桑蠖的意思是:①.尺蠖蛾的幼虫。其色如桑皮,惯栖桑树上,故名。②.比喻渺小的人。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