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棨 | ||||||||||||||||||||||||||||||||||||||||||||||||||||||||||||
释义 | 棨qǐ ㄑㄧˇ 卷六木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六 木部 12画 U+68E8 棨 康禮切 棨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頁碼第192頁,第6字續丁孫 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一反切溪禰反頁碼第487頁,第7行,第1字述
鍇注臣鍇按:《宋書》王曇首曰「臣不見白虎旛銀字棨」是也,然則棨,旛也。崔豹《古今注》有「信旛以傳詔命。」一曰棨,戟衣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上反切康禮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061頁,第1字許惟賢第467頁,第3字
段注此字蒙上槧札檢檄爲次。若今之文書也。漢《孝文紀》。除關無用傳。張晏曰:傳,信也。若今過所也。如淳曰:兩行書繒帛。分持其一。出入關。合之乃得過。謂之傳也。李奇曰:傳,棨也。師古曰:古者或用棨。或用繒帛。棨者,刻木爲合符也。按用繒帛謂之繻。《終軍傳》曰:關吏予軍繻是也。用木謂之棨。此云傳信也是也。傳讀張戀反。《釋名》曰:棨,詣也。以啓語官司所至詣也。當謂此。今本譌舛不可讀。爲正之如此。 從木。啓省聲。 段注康禮切。十五部。今字棨釋爲兵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棨戟乃稽字之假借。 朱二刻木為合符。棨𢧢當作稽,《國語》:「擁鐸拱稽」(棨𢧢)。稽訓同(稽古帝堯,訓同天,猶符天),可作棨(傳信)。稽考亦當作棨,考其符合與否(禹會諸侯于塗山會稽,猶黄帝之合符,舜之輯瑞,皆考合其真否,所以取信也)。 朱三猶今契券及文憑、護照之類。棨𢧢乃稽之借。稽合、稽古乃棨之借,引申為稽察,亦為棨之引申,猶檢引申為檢察。會稽亦會棨之借,猶云黄帝合符。 錢一傳信也。棨𢧢之棨=稽。 棨字的相关索引
棨qǐ ㄑㄧˇ 正文・辰集中木部共12画 康熙字典 正文 ・辰集中 木部 12画 U+68E8 棨 棨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辰集中 部首:木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74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534頁,第2字 標點整理本: 第479頁,第17字 音《唐韻》、《韻會》:康禮切;《集韻》:遣禮切;《正韻》:祛禮切,𡘋音啓。 例又,《玉篇》:兵攔也。 注解〔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中,康熙部首是木部。 〔棨〕字拼音是qǐ,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朩。 〔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ǐ] ⑴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⑵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棨qǐ ㄑㄧˇ 木部共12画上下结构U+68E8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木部 12画 8画 上下结构 形声字 YNTS HKD IKD WMMF 38904 2790 U+68E8 451331341234 点、横折、横、撇、撇、横、撇、点、横、竖、撇、捺 𢧊 、 𣘼 、 𣙅 棨字概述〔棨〕字拼音是qǐ,部首是木,总笔画是12画。 〔棨〕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𢼄"、木”或“"𢼄"、朩”。 〔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是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棨〕字仓颉码是HKD IKD,五笔是YNTS,四角号码是38904,郑码是WMMF,中文电码是2790。 〔棨〕字的UNICODE是U+68E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6856,UTF-32:000068e8,UTF-8:E6 A3 A8。 〔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443。 〔棨〕字异体字是𢧊、𣘼、𣙅。 棨的笔顺Loading... 棨的意思棨qǐㄑㄧˇ基本解释①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 ②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同本义tally。 棨,传信也。 —— 《说文》除关无用棨传。 —— 《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3.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 —— 《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棨戟十。 —— 《汉书·匈奴传》 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棨字的翻译
棨的国语辞典解释棨qǐㄑㄧˇ详细解释名 1.古时一种通行的凭证,以木头刻成,形状像戟。 《说文解字•木部》:“棨,传,信也。”汉•李尤〈印铭〉:“赤绂在报,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宋书•卷一五•礼志二》:“皇太子夜开诸门,墨令,银字棨传令信。” 2.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通常以木制成,形状似戟,上有赤黑色的缯衣套住。 《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棨的两岸词典解释棨qǐㄑㄧˇ详细解释1.〈书〉古时一种以木头刻成的通行凭证。 2.〈书〉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为前导的一种仪仗。以木制成,形状像戟。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棨的字源字形
含棨字的成语棨戟遥临 更多… 棨字组词棨传 棨户 棨戟 棨戟遥临 棨䦆 棨镢 棨信 幢棨 幡棨 符棨 麾棨 旌棨 戎棨 银棨 银字棨 更多…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