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瑲 | |||||||||||||||||||||||||||||||||||||||||||||||||||||||||
释义 | 瑲qiāng ㄑㄧㄤ cāng ㄘㄤ 卷一玉部共14画 说文解字 卷一 玉部 14画 U+7472 瑲 七羊切 玱 瑲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上反切七羊切頁碼第9頁,第16字續丁孫 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一反切猜常反頁碼第50頁,第5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上反切七羊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61頁,第5字許惟賢第25頁,第8字
段注《小雅》。有瑲蔥珩。《毛傳》。瑲,珩聲也。《秦風》佩玉將將,《玉藻》然後玉鏘鳴皆當作此字。 从王。倉聲。 段注七羊切。十部。 詩曰:攸革有瑲。 段注《周頌》載見文。攸各本作鞗。今正。說見鋚字下。有瑲今詩作有鶬。亦作鎗。按鸞鈴轡飾之聲而字作瑲,玉聲而字作鏘皆得謂之假借。 瑲字的相关索引
瑲qiāng ㄑㄧㄤ cāng ㄘㄤ 正文・午集上玉部共15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上 玉部 15画 U+7472 瑲 玱 瑲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67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740頁,第4字 標點整理本: 第691頁,第13字 音《唐韻》:七羊切;《集韻》、《韻會》、《正韻》:千羊切,𡘋音鏘。 音又,《集韻》:楚耕切,音鎗──聲也。 音又,《類篇》:千剛切,音蒼──玉色。 注解〔瑲〕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ng、c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倉。 〔瑲〕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ng] ⑴ 玉相擊的聲音。⑵ 樂聲:“鐘鼓喤喤,管磬~~。”㈡ [cāng] ⑴ 玉色。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瑲qiāng ㄑㄧㄤ cāng ㄘㄤ 王部共14画左右结构U+7472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玱 王部 14画 10画 左右结构 GWYK MGOIR COXJ 18167 无 U+7472 11213445113251 横、横、竖、提、撇、捺、点、横折、横、横、撇、竖、横折、横 玱 瑲字概述〔瑲〕字是多音字,拼音是qiāng、cāng,部首是王,总笔画是14画。 〔瑲〕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王、倉”或“"⺩"、倉”。 〔瑲〕字仓颉码是MGOIR,五笔是GWYK,四角号码是18167,郑码是COXJ。 〔瑲〕字的UNICODE是U+7472,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9810,UTF-32:00007472,UTF-8:E7 91 B2。 〔瑲〕字异体字是玱。 瑲的意思全部qiāng1cāng2 瑲玱1qiāngㄑㄧㄤ基本解释①玉相擊的聲音。 ②樂聲:“鐘鼓喤喤,管磬~~。” 详细解释象声词 ◎玉器相撞的響聲 chink 瑲,玉聲。——《說文》 有瑲蔥珩。——《詩·小雅·采芑》。傳:“珩聲也。” 又如:瑲瑲(玉相擊的聲音。亦泛指清脆之聲) 【漢典】。 瑲玱2cāngㄘㄤ基本解释◎玉色。 瑲字的翻译
瑲的国语辞典解释瑲玱qiāngㄑㄧㄤ详细解释状 1.形容玉石相撞击的声音。 《诗经•小雅•采芑》:“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2.形容音乐声。 《荀子•富国》:“钟鼓喤喤,管磬玱玱。” 3.形容铃声。 《诗经•小雅•采芑》:“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瑲的两岸词典解释瑲玱qiāngㄑㄧㄤ详细解释1.〈书〉模拟玉石相撞击的声音。 朱芾斯皇,有玱葱珩(《诗经‧小雅‧采芑》)。 2.〈书〉模拟音乐声。 钟鼓喤喤,管磬玱玱(《荀子‧富国》)。 3.模拟铃声。 方叔率止,约軧错衡,八鸾玱玱(《诗经‧小雅‧采芑》)。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瑲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