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祧 | ||||||||||||||||||||||||||||||||||||||||||||||||||||||
释义 | 祧tiāo ㄊㄧㄠ 卷一示部共10画 说文解字 卷一 示部 10画 U+7967 祧 ……… 祧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一上反切他彫切頁碼第5頁,第8字續丁孫 祧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一反切他彫切頁碼第36頁,第6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一上反切………古音第-部頁碼第33頁,第-字許惟賢第13頁,第-字 ◆ 文六十三。重十三。 段注六十三,鍇本作六十五。禫下有禰、𥛜二字,云:禰,秋畋也,从示爾聲。𥛜,祝也,从示虘聲。卽《犬部》之𤣔,《言部》之詛也。用此知《說文》多爲淺人增竄,部末凡數多非原文。《示部》鉉六十三,鍇六十五,可證。又鉉新附有禰、祧、祆、祚四字。禰訓親廟,泥米切,據《五經文字・序》,若祧禰逍遥之類,《說文》漏略,今得之於《字林》。禰廟之字,許意葢欲以爾、邇槩之。《周禮》故書祧作濯,鄭司農濯讀爲祧。或許君意在別裁,謂祧字不古,當從故書。祆則後人杜𢰅,祚則胙之俗也。然則今可用乎,曰祆於經無所用之,祚則用胙,祧則鄭時《禮經》固爾,呂忱已補入《字林》。禰字自今文《堯典》早有此字,何休云:父死稱考,入廟稱禰。舊說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故从示㫄爾。行之久遠,安可不用也。 祧字的相关索引
祧tiāo ㄊㄧㄠ 正文・午集下示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午集下 示部 11画 火 U+7967 祧 𥜔 祧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17頁,第10字 同文書局本: 第842頁,第20字 標點整理本: 第803頁,第13字 古文: 𥜔 音《廣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𡘋音挑。 例《集韻》:通作庣。 注解〔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示部。 〔祧〕字拼音是t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礻、兆,五行属火。 〔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示,兆声。从“示”与祭祀有关。本义是祀远祖、始祖之庙。 〔祧〕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iāo] ⑴ 古代称远祖的庙。⑵ 承继先代⑶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祧tiāo ㄊㄧㄠ 礻部共10画左右结构U+7967CJK 基本汉字 三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礻部 10画 6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火 PYIQ 86 、 PYQI 98 IFLMO WSVR 32213 4383 7686 U+7967 4524341534 点、横撇/横钩、竖、点、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𥜔 祧字概述〔祧〕字拼音是tiāo,部首是礻,总笔画是10画。 〔祧〕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示、兆”或“礻、兆”,五行属火。 〔祧〕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示,兆声。从“示”与祭祀有关。本义是祀远祖、始祖之庙。 〔祧〕字仓颉码是IFLMO,五笔是PYIQ86,PYQI98,四角号码是32213,郑码是WSVR,中文电码是4383,区位码是7686。 〔祧〕字的UNICODE是U+7967,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079,UTF-32:00007967,UTF-8:E7 A5 A7。 〔祧〕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080。 〔祧〕字异体字是𥜔。 祧的笔顺Loading... 祧的意思祧tiāoㄊㄧㄠ基本解释①古代称远祖的庙。 ②承继先代。承~。一子兼~。 ③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不~之祖。 详细解释名词 ◎(形声。从示,兆声。从“示”与祭祀有关。本义:祀远祖、始祖之庙) 同本义ancestral temple。 祧,祭也。 —— 《说文新附》祧,祭先祖也。 —— 《广雅》守祧八人,掌先王先公之庙祧。 —— 《周礼》文武为祧,四时祭之而已。 —— 蔡邕《独断》远庙为祧。 —— 《礼记》 祧迁(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之庙);祧庙(远祖庙)。泛指祖庙。 动词 1.迁庙。帝王对世数远隔之祖,依制将其神主迁入远祖之庙,故迁移神主也称祧move。 已祧之主,不得复入太庙。 —— 《新唐书》 2.超越surpass。 非先有词而后有唐人之诗,亦不能祧诗而言词。 —— 清· 江顺诒《词学集成》 3.承继为后嗣be or become heir to。 守器承祧。 —— 沈约《立太子诏》 祧绪(世代相承的统绪);祧续(祧绪。指子孙传宗接代) 4.泛指继承inherit。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南绝学在 昆陵。 ——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 祧字的翻译
祧的国语辞典解释祧tiāoㄊㄧㄠ详细解释名 1.祖庙。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纥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 2.古代远祖神位所迁往的宗庙称为“祧”。 《周礼•春官•守桃》:“守桃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汉•郑玄•注:“迁主所藏曰祧。” 3.继承上代的人。 承祧、守祧。 动 1.迁庙。 《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已祧之主,不得复入太庙。”《宋史•卷一二三•礼志二十六》:“僖祖及文懿皇后神主既祧,准礼不讳,忌日亦请依唐睿宗祧迁故事废之。” 2.承继。 《聊斋志异•卷二•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雾露,深以祧续为忧耳。”《老残游记二编•第六回》:“不怕等二老归天后再还宗,或是兼祧两姓俱可。”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祧的两岸词典解释祧tiāoㄊㄧㄠ详细解释1.〈书〉祭祀远祖的庙。 纥不佞,失守宗祧,敢告不吊(《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2.〈书〉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神位迁入远祖的宗庙。例⃝ 3.〈书〉继承上代;作后嗣。 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雾露,深以祧续为忧耳(《聊斋志异‧卷二‧侠女》)。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祧的字源字形
含祧字的成语不祧之祖 不祧之宗 更多… 祧字组词祧祊 祧藏 祧庙 祧迁 祧师 祧续 祧绪 祧主 不祧 承祧 二祧 合祧 兼祧 庙祧 迁祧 守祧 双祧 私祧 享祧 议祧 宗祧 不祧之宗 不祧之祖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