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鄙 | ||||||||||||||||||||||||||||||||||||||||||||||||||||||||||||
释义 | 鄙bǐ ㄅㄧˇ 卷六邑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3画 U+9119 鄙 兵美切 𨝚 、 𨝣 鄙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頁碼第206頁,第17字續丁孫 𨝚異體鄙、𨝣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啚)即都鄙之本字。《說文解字》以為啚嗇字,而以鄙為都鄙字。考古金文都鄙字亦不从邑,从邑者後所增也。」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二反切博美反頁碼第529頁,第3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133頁,第3字許惟賢第500頁,第2字
段注見《遂人》。五百家也。又《周禮》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畍曰都。鄙,所居也。按《大司徒》以邦國,都鄙對言。鄭注以邦之所居曰國,都之所居曰鄙對言。《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者。葢《周禮》都鄙歫國五百里。在王畿之邊。故鄙可釋爲邊。又引伸爲輕薄之偁。而鄙夫字古作啚。冣目云俗儒啚夫翫其所習,可證也。今則鄙行而啚廢矣。 从邑。啚聲。 段注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叚用也。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五酇為鄙。鄙夫當作啚(貪財之徒)。若粗陋之夫則直作鄙夫,蓋與都對也。 錢一五酇為鄙。鄙夫=啚夫(貪財之人)。若粗陋之人稱鄙夫則直可作鄙夫,蓋與都相對也,故樸鄙、卑啚、啚夫、都鄙。 白话解释鄙,五百家叫“鄙”。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啚”作声旁。 鄙字的相关索引
鄙bǐ ㄅㄧˇ 正文・酉集下邑部共18画 康熙字典 正文 ・酉集下 邑部 18画 水 U+9119 鄙 𠴿 鄙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55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76頁,第18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62頁,第28字 古文: 𠴿 音《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𡘋音比。 例又,《廣韻》:邊鄙也。 音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 例又,鄙與都對,言朴野也。 例又,鄙與仁對,言不通也。 例又,嗇於財者曰鄙吝。 例俗作鄙𨝣。 卷目:考證・酉集下 部首:邑部 愛日堂藏本: 第75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74頁,第35字 《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謹照原文且改似。 注解〔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鄙〕字拼音是b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啚、⻏,五行属水。 〔鄙〕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是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bǐ] ⑴ 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⑵ 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⑶ 粗俗⑷ 轻蔑,看不起⑸ 品质低劣⑹ 谦辞,用于自称⑺ 吝啬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鄙bǐ ㄅㄧˇ 阝部共13画左右结构U+9119CJK 基本汉字 一级汉字常用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阝部 13画 11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水 KFLB RWNL JEJY 67627 6766 1741 U+9119 2511225251152 竖、横折、横、横、竖、竖、横折、竖、横折、横、横、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 啚 、 𨝚 、 𨝣 鄙字概述〔鄙〕字拼音是bǐ,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3画。 〔鄙〕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啚、阝”或“啚、"⻏"”,五行属水。 〔鄙〕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是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鄙〕字仓颉码是RWNL,五笔是KFLB,四角号码是67627,郑码是JEJY,中文电码是6766,区位码是1741。 〔鄙〕字的UNICODE是U+9119,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7145,UTF-32:00009119,UTF-8:E9 84 99。 〔鄙〕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一级字表中,序号2903,属常用字。 〔鄙〕字异体字是啚、𨝚、𨝣。 鄙的笔顺Loading... 鄙的意思鄙bǐㄅㄧˇ基本解释①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五百家为一鄙。~师(古官名,周制每县五鄙,“鄙师”掌其鄙之政令祭祀)。 ②郊野之处,边远的地方。边~。 ③粗俗。~陋。~俗。~夫。~近(庸俗浅近)。 ④轻蔑,看不起。~视。~夷。~弃。~薄。 ⑤品质低劣。卑~。 ⑥谦辞,用于自称。~人。~老。~见。 ⑦吝啬。~吝。~诈(贪吝诈伪)。 详细解释名词 1.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同本义Bi, 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 —— 《说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遂人》县都之治。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以八卿治都鄙。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命司徒,循行县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采邑;小邑city; 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 —— 《周书·职方》。注:“邑曰鄙。”四鄙入保。 —— 《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4.边邑;边境border。 群公子皆鄙。 ——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 —— 《盐铁论·本议》蜀之鄙有二僧。 ——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5.郊野;郊外outer suburbs; 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 《史记·李将军列传》 鄙生(乡野儒生) 形容词 1.小;狭small; 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 —— 清· 刘开《问说》 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2.见识浅薄,行为低下mean。 以为鄙吝。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贱物亦鄙。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左传·庄公十年》 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3.粗俗,庸俗;质朴vulgar; 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 —— 《金史·斜卯爱实传》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 —— 《韩非子·五蠹》 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4.自称的谦词my。 鄙夫寡识。 —— 张衡《东京赋》 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动词 1.视为浅陋belittle; 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 《左传·宣公十四年》孔子鄙其小器。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2.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鄙字的翻译
鄙的国语辞典解释全部bǐ1bì2 鄙1bǐㄅㄧˇ详细解释名 1.古代地方区域名称。五百家为“鄙”。 《说文解字•邑部》“鄙”字•清•段玉裁•注:“鄙,五百家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 2.边远地区。 《左传•僖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晋•杜预•注:“鄙,郑边邑。”唐•韩愈〈争臣论〉:“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3.郊外。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国吴•韦昭•注:“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 动 ◎轻视、瞧不起。 《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形 1.粗俗、低贱。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选•张衡•东京赋》:“鄙哉予乎!习非而遂迷也。”《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今出语一何鄙!” 卑鄙、鄙陋。 2.自谦之词。 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六•赵津女娟》:“君欲杀之,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 鄙人、鄙见。 鄙2bìㄅㄧˋ详细解释◎(一)之又音。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鄙的两岸词典解释鄙bǐㄅㄧˇ详细解释1.〈书〉边远的地方;边疆。 边鄙、西鄙。 2.(言行)浅陋;(品格)低下。 鄙俗、粗鄙、鄙事、卑鄙。 3.轻视;看不起。 鄙视、鄙薄、鄙弃。 4.〈书〉谦词,称自己。 鄙人、鄙意、鄙见。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鄙的字源字形
含鄙字的成语卑鄙无耻 卑鄙龌龊 鄙夷不屑 肉食者鄙 贵远鄙近 鄙吝复萌 北鄙之声 北鄙之音 都鄙有章 鄙于不屑 鄙俚浅陋 鄙言累句 鄙薄之志 异文鄙事 蜀鄙二僧 辞鄙意拙 屈鄙行鲜 更多… 鄙字组词鄙开头的词语鄙视 鄙夷 鄙人 鄙薄 鄙弃 鄙俗 鄙陋 鄙意 鄙见 鄙騃 鄙矮 鄙暗 鄙晻 鄙闇 鄙抱 鄙薄之志 鄙背 鄙倍 鄙悖 鄙蔽 鄙臣 鄙称 鄙斥 更多… 鄙结尾的词语卑鄙 粗鄙 可鄙 暗鄙 闇鄙 八鄙 北鄙 边鄙 草鄙 伧鄙 尘鄙 蚩鄙 嗤鄙 麤鄙 村鄙 刁奸猥鄙 东鄙 都鄙 凡鄙 烦鄙 非鄙 负鄙 戆鄙 更多… 鄙中间的词语卑鄙龌龊 卑鄙无耻 卑鄙小人 北鄙之声 北鄙之音 不鄙位卑 辞鄙意拙 村野鄙夫 都鄙有章 贵远鄙近 屈鄙行鲜 蜀鄙二僧 蜀鄙之僧 异文鄙事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