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释义

ㄅㄧˇ

卷六邑部共13画
说文解字

卷六

邑部

13画

U+9119

兵美切

𨝚𨝣

鄙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頁碼206頁,第17

𨝚五酇爲鄙。从邑啚聲。

附注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啚)即都鄙之本字。《說文解字》以為啚嗇字,而以鄙為都鄙字。考古金文都鄙字亦不从邑,从邑者後所增也。」

卷别卷十二反切博美反頁碼529頁,第3行,第1

𨝚五鄼爲鄙。從邑啚聲。

卷别卷六下反切兵美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133頁,第3許惟賢500頁,第2

𨝚五酇爲鄙。

段注見《遂人》。五百家也。又《周禮》都鄙,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其畍曰都。鄙,所居也。按《大司徒》以邦國,都鄙對言。鄭注以邦之所居曰國,都之所居曰鄙對言。《春秋經》傳鄙字多訓爲邊者。葢《周禮》都鄙歫國五百里。在王畿之邊。故鄙可釋爲邊。又引伸爲輕薄之偁。而鄙夫字古作啚。冣目云俗儒啚夫翫其所習,可證也。今則鄙行而啚廢矣。

从邑。啚聲。

段注兵美切。古音在一部。故鄙否通叚用也。

五酇為鄙。鄙夫當作啚(貪財之徒)。若粗陋之夫則直作鄙夫,蓋與都對也。

五酇為鄙。鄙夫=啚夫(貪財之人)。若粗陋之人稱鄙夫則直可作鄙夫,蓋與都相對也,故樸鄙、卑啚、啚夫、都鄙。

鄙,五百家叫“鄙”。字形采用“邑”作边旁,采用“啚”作声旁。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07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52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405頁
4說文校箋第262頁,第1字
5說文考正第253頁,第12字
6說文今釋第90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568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382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339頁,第3字
10說文標整第160頁,第21字
11標注說文第258頁,第16字
12說文注箋第2084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554頁【補遺】第16976頁
14通訓定聲第747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47頁【崇文】第2185頁
16說文句讀第831頁
17章授筆記第275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六冊,第258頁,第2字
19古字釋要第630頁,第5字

康熙字典原文

古文: 𠴿

廣韻》:方美切;《集韻》、《韻會》:補美切;《正韻》:補委切,𡘋音比。
釋名》:鄙,否也。小邑不能遠通也。
周禮・天官・大宰》:以八則治都鄙。〔註〕都之所居曰鄙,公卿大夫之采邑,王子弟所食邑在畿內者。又,〈地官・遂人〉:掌造縣鄙形體之法,五酇爲鄙,五鄙爲縣。

又,《廣韻》:邊鄙也。
左傳・隱元年》:太叔命西鄙北鄙貳于己。〔註〕鄙,鄭邊邑。

又,《正韻》:陋也、厭薄之也。
左傳・宣十四年》: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老子《道德經》: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又,鄙與都對,言朴野也。
淮南子・詮言訓》:夫始于都者,常大于鄙。

又,鄙與仁對,言不通也。
前漢・董仲舒傳》:或仁或鄙。

又,嗇於財者曰鄙吝。

俗作鄙𨝣

注解

名词

1.形声。从邑,啚( bǐ )声。本义:五百家(周代户口单位。

2.同本义Bi, five hundred families

鄙,五酂为鄙。 —— 《说文》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五鄙为县,五县为遂。 —— 《周礼·遂人》县都之治。 —— 《周礼·宰夫》。注:“五百家为鄙。”以八卿治都鄙。 —— 《周礼·太宰》。注:“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命司徒,循行县鄙。 —— 《吕氏春秋》。高诱注:“鄙,五百家也。”

3.采邑;小邑city; small city

辩其邦国都鄙。 —— 《周书·职方》。注:“邑曰鄙。”四鄙入保。 —— 《礼记·月令》。注:“界上邑。”

鄙野(郊外偏远的地方);边鄙残破。

4.边邑;边境border

群公子皆鄙。 —— 《左传·庄公二十六年》。注:“边邑也。”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 —— 《盐铁论·本议》蜀之鄙有二僧。 —— 清· 彭端叔《为学一首示子侄》

鄙疆(边境);鄙县(边鄙小县);鄙邑(边城)

5.郊野;郊外outer suburbs; outskirts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 —— 《史记·李将军列传》

鄙生(乡野儒生)

形容词

1.小;狭small; narrow

询天下之异文鄙(琐屑)事以快言论。 —— 清· 刘开《问说》

鄙狭(狭窄);鄙吝(形容心胸狭窄)

2.见识浅薄,行为低下mean

以为鄙吝。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人贱物亦鄙。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左传·庄公十年》

鄙朴(朴实粗俗);鄙萎(丑陋而没有精神)

3.粗俗,庸俗;质朴vulgar; simple

性好作诗,词语鄙俚。 —— 《金史·斜卯爱实传》今之争斗,非鄙(粗俗,低下)也,财寡也。 —— 《韩非子·五蠹》

鄙俚(乡土的、朴实的。也转为粗俗的意思);鄙朴(朴实粗陋);鄙秽(粗俗恶劣)

4.自称的谦词my

鄙夫寡识。 —— 张衡《东京赋》

鄙老(老人自谦之词);鄙事(对自己所做琐事的谦词)

动词

1.视为浅陋belittle; despise

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 《左传·宣公十四年》孔子鄙其小器。 ——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鄙笑(轻视而嘲笑);鄙厌(鄙视厌恶);鄙慢(轻视怠慢)

2.闭目塞听,蔽固不通 be out of touch with reality。如:鄙蔽(蔽固,不通达);鄙滞(蔽固阻滞)

1.古代地方区域名称。五百家为“鄙”。

《说文解字•邑部》“鄙”字•清•段玉裁•注:“鄙,五百家也。”《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酂,五酂为鄙。”

2.边远地区。

《左传•僖公元年》:“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晋•杜预•注:“鄙,郑边邑。”唐•韩愈〈争臣论〉:“行古人之道,居于晋之鄙。”

3.郊外。

《国语•齐语》:“参其国而伍其鄙。”三国吴•韦昭•注:“国,郊以内也。……鄙,郊以外。”

轻视、瞧不起。

《左传•宣公十四年》:“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

1.粗俗、低贱。

《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文选•张衡•东京赋》:“鄙哉予乎!习非而遂迷也。”《乐府诗集˙卷三八˙相和歌辞十三˙三国魏˙陈琳˙饮马长城窟行》:“君今出语一何鄙!”

卑鄙、鄙陋。

2.自谦之词。

汉•刘向《古列女传•卷六•赵津女娟》:“君欲杀之,妾愿以鄙躯易父之死。”

鄙人、鄙见。

随便看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xuexi.run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 6: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