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闡 | |||||||||||||||||||||||||||||||||||||||||||||||||||||||||
释义 | 闡chǎn ㄔㄢˇ 卷十二門部共20画 说文解字 卷十二 門部 20画 U+95E1 闡 昌善切 阐 闡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昌善切頁碼第397頁,第7字續丁孫 闡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二十三反切昌善反頁碼第955頁,第5行,第1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十二上反切昌善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352頁,第1字許惟賢第1022頁,第7字
段注昌善切。十四部。 易曰:闡幽。 段注《𣪠辭傳》文。 白话解释阐,打开。字形采用“门”作边旁,采用“单”作声旁。《易经》上说:“开启幽隐的世界。” 字形解说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作 闡字的相关索引
闡chǎn ㄔㄢˇ 正文・戌集上門部共20画 康熙字典 正文 ・戌集上 門部 20画 U+95E1 闡 阐 闡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門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09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1342頁,第5字 標點整理本: 第1331頁,第17字 音《唐韻》:昌善切;《集韻》、《韻會》、《正韻》:齒善切,𡘋音幝。 例又,《增韻》:顯也。 例又,《玉篇》:大也。 例又,廣也。 例又,地名。 音又,《集韻》:稱延切,音燀。陸雲〈陸府君誄〉:瑰光既耀,靈寶未闡;弗慮皇圖,銜恨殂遷。 音又,《韻補》叶稱人切,音瞋。𨻰琳〈悼龜賦〉:探頤索隱,無幽不闡;下方太祗,上配淸純。 注解〔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門部。 〔闡〕字拼音是chǎ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單。 〔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chǎn] ⑴ 见“阐”。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闡chǎn ㄔㄢˇ 門部共20画半包围结构U+95E1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阐 門部 20画 12画 半包围结构 UKKF ANRRJ XDKE 77506 无 U+95E1 25112511251251251112 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横、竖 僤 、 灛 、 閳 、 阐 、 𨴁 、 𨴝 闡字概述〔闡〕字拼音是chǎn,部首是門,总笔画是20画。 〔闡〕字是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門、單”。 〔闡〕字仓颉码是ANRRJ,五笔是UKKF,四角号码是77506,郑码是XDKE。 〔闡〕字的UNICODE是U+95E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8369,UTF-32:000095e1,UTF-8:E9 97 A1。 〔闡〕字异体字是僤、灛、閳、阐、𨴁、𨴝。 闡的笔顺Loading... 闡的意思闡阐chǎnㄔㄢˇ基本解释◎见“阐”。 闡字的翻译
闡的国语辞典解释闡阐chǎnㄔㄢˇ详细解释动 1.开辟、打开。 《文选•左思•吴都赋》:“阐阖闾之所营,采夫差之遗法。”唐•白居易〈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未立标牓征归郎署〉诗:“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2.显露、弘扬。 《易经•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汉•孔安国〈书经序〉:“汉室龙兴,开设学校,旁求儒雅,以阐大猷。” 阐扬。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闡的两岸词典解释闡阐chǎnㄔㄢˇ详细解释◎分析说明(道理)。 阐明、阐发、阐述、阐释。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闡的字源字形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