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英flags,weapons,etc.;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指用于仪卫或赛会的武器、旗帜、伞、扇等。
引《晋书·五行志上》:“王敦 在 武昌,铃下仪仗生华如莲华,五六日而萎落。”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皇太子纳妃》:“皇太子纳妃,卤部仪仗,宴乐仪卫。妃乘厌翟车,车上设紫色团盖……四马驾之。”《三国演义》第八回:“﹝ 董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清•昭槤 《啸亭杂录·马彪》:“少无赖,尝衝突 固原 提督仪仗,提督命杖於辕门。”鲁迅 《朝花夕拾·五猖会》:“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
指游行队伍前列所举的旗帜、标志等。
仪卫用的器具。古时帝王、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引《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戎器、卤簿仪仗。」《三国演义·第八回》:「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
担任仪卫的军队。
引《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上》:「朔望受朝及蕃客辞见,加纛、槊队,仪仗减半。」
仪仗,通常是指游行队伍或者展示队伍的前方所列举的旗帜、标志等。
仪 [ yí ] 1. 人的外表或举动。 如 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2.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 如 仪式。仪仗。司仪。 3. 礼物。 如 贺仪。谢仪。 4.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 如 仪器。 5. 法制,准则。 如 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6. 姓。 [更多解释]
仗 [ zhàng ] 1. 兵器。 如 仪仗。明火执仗。 2. 拿着兵器。 如 仗剑。 3. 战争。 如 打仗。胜仗。 4. 凭借,依靠。 如 倚仗。仰仗。仗恃。仗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 [更多解释]
仪仗的拼音是:yí zhàng点击 图标播放仪仗的发音。
仪仗的意思是:①.仪卫用的器具。古时帝王、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②.担任仪卫的军队。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