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汉语字词 英语词汇 范文大全 符号大全
残剩的树木根株。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吴 丹阳 太守 李衡,植柑于其上……今洲上犹有陈根餘枿,盖其遗也。”唐•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颠木之餘枿,痤疽之遗种。”
yú niè ㄧㄩˊ ㄋㄧㄝ ˋ
余枿(馀枿)
残剩的树木根株。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吴 丹阳 太守 李衡 ,植柑于其上……今洲上犹有陈根馀枿,盖其遗也。”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颠木之馀枿,痤疽之遗种。”
余 [ yú ] 1. 文言代词,我。 如 “余将老”。 2. 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如 剩余。余粮。余兴。余悸。余孽。节余。余生。余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余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 3. 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 如 十余人。 4. 后。 如 “劳动之余,欢歌笑语。” 5. 农历四月的别称。 6. 姓。 [更多解释]
枿 [ niè ] 1. 古同“蘖”(a.树木砍去后又长出的芽子,如“山无槎~。”b.树木砍去后留下的树桩子,如“今洲上犹有陈根余~。”)。 [更多解释]
余枿的拼音是:yú niè点击 图标播放余枿的发音。
余枿的意思是:残剩的树木根株。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