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倚马可待 |
释义 | yǐmăkědài 倚马可待
倚马可待的意思词语解释倚马可待yǐ mǎ kě dài
引证解释
国语辞典倚马可待yǐ mǎ kě dài
倚马可待的字义分解
【倚马可待】的常见问题
yǐmǎkědài 倚马可待
拼音: yǐ mǎ kě dài 怎么读 注音: ㄧˇ ㄇㄚˇ ㄎㄜˇ ㄉㄞˋ 繁体: 倚馬可待 感情 中性成语 近义词: 一挥而就 七步成诗 下笔千言 援笔立就 笔翰如流 意到笔随 倚马七纸 反义词: 江郎才尽 搜索枯肠 呕心沥血 倚马可待的意思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比喻文章写得快。 出处:唐・李白《与韩荆州韩宗书》:“纵之以清淡,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例子: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故事: 东晋豫州刺史谢尚发现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荐给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文书起草工作。袁尚作《东征赋》赞扬东晋许多名士。他跟随桓温北伐前燕,在前线,桓温让他写讨伐檄文,他靠在马背上很快就写完一篇得体的檄文。 倚马可待的详细解释【释义】东晋桓温领兵北伐,命令袁虎依靠在马前草拟一篇告示,袁虎不一会儿即写满七张纸,而且文情并茂。#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用“倚马可待”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典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1][2]北征,[3]时从,被责免官。[4][5],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6],[7]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闲得利。” 注解[1]典故或见于《魏志》。 [2]桓宣武:桓温(公元312—373),字元子,东晋龙亢(今安徽省壤远县西北)人。初拜驸马都尉,定蜀,攻前秦,因破姚襄有功,官至大司马,与前燕慕容垂战于枋头,大败而还。后废废帝,立简文帝,阴谋篡夺,威势显赫,未果而卒。谥宣武侯。 [3]袁虎:袁宏(公元328—376),字彦伯,东晋阳夏(今河南省太康)人。有逸才,为桓温记室,太元初,官东阳太守。有《后汉纪》、《竹林名士传》等。 [4]会须:恰逢需要。 [5]露布文:古代不封口的文书,可用于上书、告示、征讨檄文、军队捷报等。 [6]辍笔:停笔。辍,音 chuò。 [7]俄:须臾、片刻,音é。 参考《魏志》(据《雕玉集・卷一二・聪慧》引) 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时陈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时韩遂据陇,集众起谋。曹操时因出行,使瑜马上作书,欲与韩遂,瑜马上具草,顿笔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笔欲改之,卒无下笔之处也。 另可参考:《典略》(据《艺文类聚・卷五八・杂文部四・书》引) 【典故】东晋时的袁虎颇富文才。晋废帝太和四年,大将军桓温领兵北伐鲜卑,急须草拟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随行的袁虎倚在战马前立即起草。不一会儿,袁虎就写满了七张纸,而且写得文情并茂。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记有此事。后来这故事被浓缩成“倚马可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其实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经担任曹操的的书记官。《魏志》载汉献帝建安七年,韩遂在陇地一带作乱,曹操准备带兵征讨,大军出发之际,他突然觉得应该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敌营,于是将这项任务交给阮瑀。阮瑀骑在马上,只花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过写好的文稿,拿起笔想要修改,但看来看去却找不出下笔之处。 【书证】
【用法】语义比喻文思敏捷,写作迅速。褒义。 类别用在“文思敏捷”的表述上。 例句①要有倚马可待的文才,不能只靠天分,必须累积大量的知识与见闻。 ②他的学养本佳,原有倚马可待之才,今天让他即席演讲,满座风生,果然精采绝伦。 ③古时读书人多是文武全才,奔驰沙场能英勇杀敌,撰作诗文则倚马可待,足为我们的典范。 ④他有洞察世情的锐利眼光与倚马可待的才思,多年来每天都在报上发表社论,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倚马可待成语接龙“待”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倚”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倚马可待字义分解倚读音(yǐ), 人部,共10画 ①. 靠着,~靠。~赖。~傍。~托。~重。 ②. 仗恃。 如: 倚势。倚恃。倚仗。 ③. 偏,歪。 如: 不偏不倚。 ④. 随着,和着。 如: “使慎夫人鼓瑟,上自倚瑟而歌”。 查看详细解释 马读音(mǎ), 马部,共3画 ①.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 如: 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②. 大。 如: 马蜂。马勺。 ③. 姓。 查看详细解释 可读音(kě,kè), 口部,共5画 ㈠ 可 [ kě ]①. 允许。 如: 许可。认可。宁可。 ②. 能够。 如: 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③. 值得,认为。 如: 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④. 适合。 如: 可身。可口。可体。 ⑤. 尽,满。 如: 可劲儿干。 ⑥. 大约。 如: 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⑦.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⑧. 表示强调。 如: 他可好了。 ⑨.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 如: 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⑩.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 如: 这件事他可同意? ⑪. 姓。 ㈡ 可 [ kè ]①. 〔~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查看详细解释 待读音(dài,dāi), 彳部,共9画 ㈠ 待 [ dài ]①. 等,等候。 如: 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②.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 如: 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③.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 如: 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㈡ 待 [ dāi ]①. 停留,逗留,迟延。 如: 你待一会儿再走。 查看详细解释 倚马可待成语组词倚的成语马的成语可的成语待的成语 倚马可待相似的成语指日可待计日可待倚马千言企踵可待翘足可待才高倚马倚马立成倚马之才倚马七纸倚马长才倚马万言挥毫倚马倚马成文倚马才高才堪倚马倚马雄才袁宏倚马唾手可待急不可待迫不可待倚马才泰山可倚目可瞻马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