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偄 | ||||||||||||||||||||||||||||||||||||||||||||||||||||||||||||
释义 | 偄nuò ㄋㄨㄛˋ rú ㄖㄨˊ 卷八人部共11画 说文解字 卷八 人部 11画 U+5044 偄 奴亂切 偄的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大徐本)徐铉 (宋)卷别卷八上反切奴亂切頁碼第263頁,第8字續丁孫 偄
附注朱駿聲《通訓定聲》:「从人,从耎,會意,耎亦聲。字亦作愞。」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徐锴 (南唐)卷别卷十五反切奴亂切頁碼第676頁,第6行,第2字述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段玉裁 (清代)卷别卷八上反切奴亂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508頁,第3字許惟賢第662頁,第5字
段注此與懦儒二字義略同而音形異。懦儒皆需聲。偄,耎聲也。二聲轉寫多淆。所當覈正矣。偄从人。亦或从心。《左傳》、《穀梁傳》皆曰:宮之奇之爲人也偄。注皆云:弱也。《左傳音義》曰:偄本又作耎。乃亂反。又乃貨反。弱也。《字林》。愞音乃亂反。懦音讓夫反。云弱也。按《左傳》此音義今本譌甚。𦒱正之如此。古者耎聲本在元寒部。而入歌《戈部》。需聲本在侯部。而入《虞部》。分別劃然。古假耎爲偄。《𦒱工記》。馬不契耎。鄭云:耎讀爲畏偄之偄。自唐初耎已譌需。 从人。从耎。 段注此舉會意包形聲也。大部耎,讀若畏偄。二字義近音同。奴亂切。十四部。又奴貨切。音之轉也。偄亦而沇切。俗作輭。譌作軟。王氏念孫曰:軟當𨋚之譌。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近代)朱一弱也。柔輭當作偄。輭,車也。 錢一弱也。柔輭=偄,俗作軟,非。有作輭者則義别,輭乃車名。 錢二弱也。柔偄乃正字。㒄、偄音誼近。 偄字的相关索引
偄nuò ㄋㄨㄛˋ rú ㄖㄨˊ 正文・子集中人部共11画 康熙字典 正文 ・子集中 人部 11画 U+5044 偄 偄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2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09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34頁,第20字 音《唐韻》、《正韻》𡘋奴亂切,渜去聲。 注解〔偄〕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uò、rú,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耎。 〔偄〕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nuò] ⑴ 同“懦”。懦弱。《説文•人部》:“偄,弱也。”《荀子•大略》:“偄弱易奪,似仁而非。”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偄與懦同。”《潛夫論•救邊》:“今不厲武以誅虜,選材以全境,而云邊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偄寇敵,不亦惑乎!”唐劉知幾《史通•論贊》:“子長淡泊無味,承祚偄緩不切。”㈡ [rú] ⑴ 同“儒”。《司隸校尉魯峻碑》:“學為偄宗,行為士表。”《防東尉司馬季德碑》:“偄術顯。”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偄nuò ㄋㄨㄛˋ rú ㄖㄨˊ 亻部共11画左右结构U+5044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亻部 11画 9画 左右结构 WDMD OMBK NGGD 21284 无 U+5044 32132522134 撇、竖、横、撇、竖、横折钩、竖、竖、横、撇、捺 儒 、 𤏙 偄字概述〔偄〕字是多音字,拼音是nuò、rú,部首是亻,总笔画是11画。 〔偄〕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耎”。 〔偄〕字仓颉码是OMBK,五笔是WDMD,四角号码是21284,郑码是NGGD。 〔偄〕字的UNICODE是U+504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0548,UTF-32:00005044,UTF-8:E5 81 84。 〔偄〕字异体字是儒、𤏙。 偄的意思全部nuò1rú2 偄1nuòㄋㄨㄛˋ基本解释◎同“懦”。懦弱。《説文•人部》:“偄,弱也。”《荀子•大略》:“偄弱易奪,似仁而非。”王先谦集解引卢文弨曰:“偄與懦同。”《潛夫論•救邊》:“今不厲武以誅虜,選材以全境,而云邊不可守,欲先自割,示偄寇敵,不亦惑乎!”唐劉知幾《史通•論贊》:“子長淡泊無味,承祚偄緩不切。” 偄2rúㄖㄨˊ基本解释◎同“儒”。《司隸校尉魯峻碑》:“學為偄宗,行為士表。”《防東尉司馬季德碑》:“偄術顯。” 偄字的翻译
偄的字源字形
偄字组词畏偄 更多… |
||||||||||||||||||||||||||||||||||||||||||||||||||||||||||||
随便看 |
|
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